8月31日,荒漠化地區扶貧開發工作座談會在內蒙古自治區庫布其沙漠召開。
中國網/中國扶貧在線訊(記者 魏博)生態環境最惡劣的地區,往往伴隨著最極端的貧困。中國的貧困具有明顯的區域性特征,荒漠化地區與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高度重合,既是生態破壞的重災區,也是扶貧開發的主戰場。截至2015年底,因荒漠化致貧的約2.6萬個貧困村、1528萬貧困人口,脫貧攻堅任務十分艱巨。8月31日,由國務院扶貧辦主辦的全國荒漠化地區扶貧開發工作座談會在內蒙古自治區庫布其沙漠召開,旨在交流荒漠化地區扶貧經驗,探索產業扶貧與防治荒漠化相結合的新路徑。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出席會議并講話,內蒙古自治區、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山西省、河北省、陜西省、青海省、新疆自治區等八省區相關領導及國家發改委、國家林業局、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了會議,并考察了億利資源集團庫布其治沙生態扶貧成果。
走出治沙與治窮共贏之路
劉永富主任表示,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以來,國務院扶貧辦牢固樹立并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與開發式扶貧有機結合起來,在組織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光伏扶貧、旅游扶貧以及推動落實生態護林員政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要進一步推進扶貧開發與荒漠化治理相結合,各級扶貧部門特別是荒漠化地區的貧困縣,不能把生態扶貧項目等同于一般性的產業扶貧項目,而要作為當地脫貧攻堅全局性、方向性的舉措來抓。
如何將荒漠化治理與扶貧開發有效結合,走出綠色治理、生態脫貧之路?八省區代表一致認為,消除荒漠化地區貧困,必須立足實際,找準主攻方向,因地制宜,發揮比較優勢,尋找和提高內生動力,讓“生態、產業、扶貧”協同發展,將荒漠治理、生態修復、產業發展與精準扶貧有機結合,協同發展。
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副主席王玉明介紹,內蒙古是我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為集中、生態環境最為脆弱的省區之一,多年來,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始終把沙區貧困人口脫貧放在扶貧開發的重要位置來抓,通過易地扶貧搬遷、發展沙草等特色產業、實施重點生態工程帶動農牧民增收、推動沙區企業與農牧民結成利益共同體等措施,實現了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并重、治沙與治窮共贏。“十二五”期間,沙區47個旗縣區的貧困人口由123.1萬人下降到40.8萬人,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由3866元增加到8200元,實現了翻番。
甘肅是我國沙漠戈壁及荒漠化土地分布大省,沙區面積占全省總面積的58.4%。甘肅省副省長楊子興介紹,近年來,甘肅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對甘肅脫貧攻堅的具體要求,把荒漠化治理和精準扶貧有機結合起來,取得了顯著成效。具體做法是:分類指導、著力推動荒漠化治理和精準脫貧互促共進;突出重點、深入實施一批荒漠化治理和精準扶貧有機結合的工程項目;發展產業、實現貧困群眾增收與生態環境保護互利共贏;創新機制、建立治沙治荒致富的長效機制,狠抓落實、確保荒漠化治理和生態補償政策精準到戶。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副主席李銳指出,多年來,寧夏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加快脫貧攻堅步伐,引導貧困群眾走“生態良好、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的發展之路。在經濟下行壓力大、發展任務重的情況下,寧夏堅持生態優先,成為全國第一個實行全區域草原禁牧封育的省區、全國第一個實現沙漠化逆轉的省區;獨創的“植被恢復與重建—草地畜牧業—節水生態農業協調發展”綜合治沙技術體系,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譽為“中國治沙奇跡”。
河北省扶貧辦主任魏存計介紹,河北省牢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堅持治沙與扶貧并重。通過綠色治理,提高生態扶貧能力;通過生態扶貧補償、光伏扶貧創新、旅游扶貧帶動等機制聯結,提高產業扶貧水平;進行移民搬遷,提高易地扶貧質量,走出了一條生態脫貧之路。
劉永富主任強調,推進荒漠化地區扶貧要注意四個方面:一是要通過發展沙產業扶貧,如旅游、沙草、種質資源等;二是要走市場化的路子,要引導和依靠龍頭企業帶動扶貧,實現企業能發展,群眾能脫貧;三是要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讓貧困群眾的心動起來,行動起來,利益機制建立起來,防止走送錢、送物輸血扶貧的老路;四是要因地制宜,創新扶貧方式,荒漠化地區要按照中央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特別是實施生態保護扶貧的部署,結合實際情況做好扶貧工作。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考察庫布其治沙扶貧項目。
庫布其治沙生態扶貧啟示
會議期間,與會領導和嘉賓還參觀了道圖嘎查牧民新村、億利甘草產業治沙扶貧、種質資源產業化扶貧等庫布其治沙扶貧項目。
億利資源集團捐建的道圖嘎查牧民新村里,36戶人家中就有16戶開餐飲,還有的牧民聯合購買沙漠越野車、沙漠巴士等,開展沙漠旅游項目。“種下甜根根,拔掉窮根根。”庫布其沙漠里的200萬畝甘草田長勢正好,牧民陳寧布老人告訴與會代表,企業不僅提供好技術,而且管種子又管收購,這些年種甘草,大家的腰包都鼓了起來。過去的“沙窩窩”變成了現在的“香餑餑”,當地農牧民對現在的生活充滿了自信。
座談會上,億利資源集團董事長王文彪表示,當前,荒漠化地區脫貧任務十分艱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補上的一塊短板,沒有西部沙區群眾的脫貧,就不可能實現全國的全面小康。他認為,黨的領導是打贏治沙生態扶貧攻堅戰的根本保證,遵循市場規律是治沙生態扶貧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順應自然規律是治沙生態扶貧有效精準的可靠方式,各方聯動綜合施策是治沙生態扶貧協調推進的有力保障,“一人打工一戶脫貧”是精準扶貧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王文彪作為政協委員向習近平總書記匯報治沙扶貧工作時,立下了軍令狀:5年再治理1萬平方公里沙漠,帶動脫貧10萬人。下一步億利資源將鞏固庫布其治沙扶貧成果,助力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全面脫貧;積極發展西部特色沙漠產業,縮小區域發展差距;緊扣生態產業扶貧主題,助力河北省張北縣脫貧攻堅;創新扶貧方式,因地制宜推動脫貧攻堅。
劉永富主任表示,各地在長期的扶貧開發工作中,探索形成了一些荒漠化地區扶貧開發的重要經驗,如以億利資源集團庫布其治沙扶貧為代表的北方沙漠化地區脫貧攻堅經驗,創造了“政府政策性支持、企業商業化投資、農牧民市場化參與”的合作機制,治理沙漠面積達1.1萬平方公里,帶動庫布其沙區10萬人徹底擺脫了貧困,走出了一條荒漠化地區生態扶貧的新路子。荒漠化地區脫貧攻堅需要發揚這種“與沙斗、與窮斗”的可貴精神,國務院扶貧辦將大力支持億利資源的治沙扶貧工作,也希望其它省區積極開展荒漠化地區扶貧工作,國家各個部門、金融機構等能夠給予大力支持和幫助,奮力推進荒漠化地區扶貧攻堅邁上新臺階。
與會代表們紛紛表示,將創造條件大力支持庫布其生態扶貧模式推廣到新疆、甘肅、青海、河北、寧夏等地,讓更多的沙區人民分享庫布其生態扶貧經驗成果,和全國人民同步邁入小康。
劉永富主任翻閱庫布其生態產業扶貧檔案。田書和 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