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末,王竹青逐戶走訪,核對扶助資金到位情況。(人民網記者 劉茸 攝)
“女漢子”扶貧干部的另一面
初見王竹青,她既不“大大咧咧”,也不像“女漢子”。相反,她略帶拘謹又十分周到,雖然有問必答但話不多,只有在談到扶貧工作的時候,會一口氣很流暢地說上半天。
飯桌上,幾個其他地區的駐村扶貧干部半開玩笑地談起工作見聞,王竹青很認真地把話頭接過去:“你說的這種情況在我們村是絕對不會出現的,因為如果我們采用這種方法,那些沒有拿到扶貧補貼的村民會感覺落差太大,會對我們有意見……”
本來只是一句帶過的人見她這么認真,也開始正經地跟她切磋交流經驗。
對著村民和村干部,王竹青會不自覺地切換到另一個模式:語速更快,語氣有時像跟老鄉嘮嗑一樣帶兩分勸哄,有時像布置工作一樣帶兩分嚴肅,或像是對待家人的那種方式——不耐煩地數落兩句,同時麻利地把事給辦了。
與此相應的是,那些比她年齡大一截的貧困戶、村干部們,都會認認真真聽她說話,甚至專門帶著問題來問她。走在村里,每個人都認識她。
王竹青的工作日,由四處奔波組成:到村里,定期地走家串戶,還要跟村干部一起開會,協助村里工作;回到縣城,要去檢察院向院領導匯報工作,尋求幫助,接收新的指令,也要跟扶貧辦保持密切聯絡,各個機關輪流跑,爭取支持和項目;哪怕回家了,還是要坐在電腦前繼續寫材料,或者準備外出交流時的發言稿。各種事務各種關系處理,她基本上一肩挑。
胡原平回憶起當第一書記之前的王竹青,就是和其他辦公室文員一般無二的小姑娘:規規矩矩按領導吩咐辦事,對自己工作以外的事情不大關心。但在他看來,小姑娘現在的辦事能力更強了,不僅吃苦耐勞還有了大局觀,政治敏感度也與從前不一樣。
“這兩年她身上最明顯的轉變,就是從一個典型的、坐辦公室的‘白領型’機關干部,變成了一個跟農民打成一片的、能做好基層扶貧工作的領導者?!焙皆u價王竹青說。
王竹青記得,今年夏天洪澇災害時,她和村干部一起在村里守著防洪防澇的一線。這盡管與扶貧不直接相關,可作為村里的一員,各種問題都要和全村同進退。她要挨家挨戶去走訪、安撫那些因為洪澇而惴惴不安的村民們,大伙只要看到干部就能定下心來。夜里,為了防止突發情況,她和村干部一起守夜,半夜了實在撐不住,和衣在連腿都伸不開的板凳上迷糊大半晚,守完第一天還有第二天。從那以后,她感覺自己似乎什么都能撐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