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鏡頭中的脫貧故事】一個產業甜了贛南老區 一面旗幟豎起了脫貧致富的航向標
?“脫貧一戶人,干部掉層皮。”這是記者在贛州市贛縣區聽到的一個說法。這從側面反映了脫貧攻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公開數據顯示,我國的脫貧工作已經獲得顯著成效。2013年至2016年4年間,共累計脫貧5564萬人。
透過5000多萬脫貧人口背后,記者看到了無數產業項目搭建起來的脫貧平臺,也看到了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黨員干部們“磨破了嘴皮子,跑斷了雙腿”。脫貧致富,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
5月20日,“鏡頭中的脫貧故事”采訪團來到贛州市贛縣區。一幅脫貧致富的藍圖徐徐在記者面前展開。
都口村甜葉菊產業扶貧示范基地。中國青年網記者 開可攝
發展一個鏈條:產業托起脫貧希望
五月,正適合甜葉菊生長。成片的甜葉菊扎根在土地上,遠遠望去,綠油油的,滿載著這片土地收獲時的希望。
甜葉菊,低熱量、高甜度的天然甜味劑,是食品及藥品工業的原料之一。如今,甜葉菊的糖分真正甜到了老區人民的心坎兒上。守著家門口的甜葉菊產業,贛縣區的貧困戶們看到了脫貧的希望。
都口村位于贛縣區南塘鎮東北部,是2016年退出的“十三五”重點貧困村。該村轄10個村民小組、4個自然村,共有350戶、1875人。其中,貧困人口是21戶89人。目前經過精準識別之后,確定了現在未脫貧的貧困戶有10戶35人。
都口村對貧困戶種植甜葉菊實行兩免一補政策,即免費提供種苗、免費提供技術指導、每畝每年給予300元補助,預計每畝年收入可達到3000元。在將土地進行流轉時,農戶每畝地還能獲得500元的流轉費。
“貧困戶進行產業扶貧無息貸款可以貸到8萬元。他們可以拿出5萬入股合作社?!壁M縣區江口鎮人大主席吳曉明介紹說。他口中的合作社就是甜葉菊合作社。貧困戶拿出8萬元中的5萬元進行入股,進行利息分紅和利潤分紅。
記者了解到,江口鎮的河埠村2017年建設了50畝貧困戶甜葉菊種植基地和200畝甜葉菊育苗基地。目前已有17戶貧困戶簽訂入股協議。“政府將土地流轉過來,然后翻耕、施肥、蓋膜、提供種苗。貧困戶直接領種、進行管理?!眳菚悦髡f,“合作社利潤的20%給貧困戶分紅,20%歸村集體收入。像今年,村集體分紅22萬元?!?/p>
而與河埠村相鄰的枧田村,也建立了占地面積100畝的甜葉菊育苗基地?;夭扇I合作社牽頭、精準扶貧戶參與的運作模式,為老合石、月亮山、下角、永福等4個村民小組25戶、97名貧困戶及周邊剩余勞力提供就業崗位。
如此大規模地種植甜葉菊,農戶也不必擔心銷路問題。甜葉菊合作社已經有了對口的收購公司。公司將全面收購這一地區的甜葉菊。吳曉明告訴記者:“新品種甜葉菊的收購價是24塊錢一公斤干葉,每畝地的產量在550斤到600斤。不愁銷路。”
在枧田村扶貧愛心大棚的當地農戶。中國青年網記者 開可攝
豎起一面旗幟:引領帶動貧困戶脫貧
杜彥君是都口村的駐村第一書記。說起村里的貧困人口數量,他可以準確無誤地回答出來:“貧困戶共21戶89人,去年實現20戶58人脫貧。一方面村里實現了大量人口的脫貧,另一方面實現了整個村子的脫貧?!必毨Т宓耐顺鲇幸幌盗械臉藴?,包括村里的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等。2016年年底,都口村成功退出了貧困村。
在杜彥君看來,貧困就像是一個有機體出現了貧血的癥狀?!埃ㄎ覀儯┦紫纫龅氖菍μ貏e貧困的對象進行搶救,這時候輸血是有必要的。像村里沒有人照顧的孤兒、老人,必須要幫助他們。第二步是造血,現在主要的做法就是樹立造血干細胞,幫扶干部對接到具體的貧困戶?!?/p>
杜彥君說,幫扶干部到戶之后,首先要幫助貧困戶樹立脫貧的信心,然后根據具體情況分析可以發展的產業,“鎮里可以提供一些幫助,例如,如果要種甜葉菊,政府可以提供種苗、技術,讓貧困戶自己成為一個造血干細胞,自己創造財富?!?/p>
“從輸血變造血,要增強整個機體的生命力,讓機體變得更加健康。村里的扶貧工作還包括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例如修路、修橋,這些就像在疏通機體的血管,打造他們更強健的骨骼。既要輸血又要造血,同時讓整個機體保持更加健康的狀態。”杜彥君補充說,“必要的時候還要進行‘止血’。有些貧困戶出現貧困是因為出現了一個因災因病‘大出血’的情況?,F在政府提供一個基本的保障包括民政救助、醫療等進行‘止血’?!?/p>
“2020年實現全部脫貧,對習總書記說的這一點還是蠻有信心的?!毕乱徊剑艔┚龑⒄嬲蕉伎诖搴痛迕裢酝⊥瑒趧舆M行調研,“雖然能發展產業,但是最重要的是探討一下基層狀況、梳理問題、探討原因、提出未來發展的建議?!?/p>
在扶貧攻堅的道路上,需要豎起一面旗幟,這面旗幟可以是一個致富能手,可以是一位黨員,也可以是村黨支部。當這面旗幟豎起來的時候,這個村子的脫貧戰爭就真正有了主心骨。
枧田村的扶貧車間創新了“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車間+貧困戶”的產業化扶貧模式。即充分發揮黨支部的引領作用,以合作社作為連接產業大戶與貧困戶的紐帶,基地成為貧困戶從事產業發展的載體,將扶貧車間打造成貧困戶家門口就業的平臺。
戴華樟是名黨員,也是名貧困戶,同時還是枧田村扶貧愛心大棚的領種貧困戶。從2016年開始,戴華樟帶動著村里其他四戶貧困戶一起領種了兩個大棚?!拔覀兇謇锩刻齑蟾庞?5到20個人在這里上班。每個月15號前后就會給我們發工資。一年能賺到1到1.5萬元。(扶貧愛心大棚)為我們創造了致富路,讓我們在家門口就能賺到錢。” 戴華樟說道。
戴華樟一家是因病致貧,2013年他被查出來患肝癌,住了兩次院治療。兒子患有殘疾。2013年,戴華樟一家欠了10萬元的外債。2016年,外債全部還清、脫貧。
采訪手記:
“要我富”到“我要富”,絕不僅僅是文字上的改變,而是行動力上的爆發,正如戴華樟一家,自力更生,還掉欠款脫貧,日子越過越好。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只要抱定一個日子會越過越好的信念,腳下的步伐就不會慢。青山依舊,英雄未歸,贛南出革命英雄。贛江東流,精神仍在,贛南依舊能出英雄,這是在致富道路上昂首闊步的前進英雄。
(作者 開可 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