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發山塘生態混養新模式
中科院水生所科技扶貧團隊與水城縣新街鄉二臺村村委會合作,通過技術培訓、現場指導、技術優化等方法,形成適宜貧困山區山塘的生態混養模式,為農民脫貧提供技術支撐。經過對水城縣地域條件下山塘實地調查后,建立與當地資源相適應的投喂體系和養殖技術模式,通過技術示范與推廣,達到相關漁民掌握生態漁業生產與管理技能、新增水域資源盡快利用、收入增加、脫貧的目的。
以六盤水市二臺村張家溝山塘為例,中科院水生所科技扶貧團隊為其打造了“密度合適、投喂精準、保障水質”的山塘養殖體系。張家溝山塘可利用水域面積約?60?畝,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水質良好,符合山塘養殖條件,下一步將按計劃進行建設圍欄及排水系統。水生所科技扶貧團隊還幫助二臺村規范了生產管理技術,并對相關水產養殖人員進行了培訓,為水庫生態漁業開發利用奠定技術基礎,使貧困戶能掌握生態漁業生產與管理技能,打造適合區域經濟條件與飼料原料供給的山塘魚類養殖模式,以達到扶貧、脫貧的目的。
從?2016?年中科院水生所科技扶貧團隊進駐恩施市龍鳳鎮,到?2018?年進駐六盤水市水城縣,總體來講,恩施市龍鳳鎮扶貧工作顯著。如今,生態漁業養殖產業每年可為村集體帶來豐厚的收入,貧困群眾生活狀況得到了有效改善。目前,水城縣生態漁業扶貧工作進展順利,在恩施扶貧的成功經驗下,中科院水生所有信心也有能力幫助水城縣達到脫貧攻堅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