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縣地處西藏自治區林芝市西南部,雅魯藏布江穿境而過。這里全年氣候平均11.4度,日照2400-2600小時。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特點孕育了特有的辣椒品種“小牛角”,其維生素C和花青素含量都遠遠高于其它品種。
▲朗縣地處高原河谷地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特點孕育了特有的辣椒品種“小牛角”。
朗縣辣椒有100多年的種植歷史,但在2016年之前,以家庭為主的種植模式只能自給自足。隨著朗縣辣椒營養價值及經濟價值逐步被發現,朗縣辣椒種植模式也向規范化和規模化轉變。如今,“小牛角”成為朗縣田間和大棚里的主角,也成為朗縣人民脫貧致富的“搖錢樹”。
▲2018年,朗縣辣椒通過國家評審,被認定為地理標志產品。
今年28歲的阿旺旦增是朗縣洞嘎鎮滾村村民,從他記事開始,家里就一直種“小牛角”。在果蔬并不豐富的過去,富含維生素的辣椒既是水果也是蔬菜。
“這里地處高原河谷地帶,常年沒有高寒天氣,適宜種植作物。村民們一般會在田里種植青稞、蘋果、核桃等,但蘋果需要3至5年才能掛果,核桃需要8到10年才能收獲。為了增加土地的使用率,村民們會采取果間套種的方式,在蘋果樹或核桃樹下種植辣椒。”朗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次央介紹說。
▲規模化種植、規范化管理使朗縣辣椒產業提質增效。
在種植過程中,人們發現辣椒上會出現黑斑。起初農技人員擔心是病蟲害,于是就拿到農業農村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進行檢測,結果發現每百克辣椒花青素含量達5.56毫克、維生素C含量達226毫克,遠遠高于其他辣椒品種。這一發現讓朗縣辣椒成為市場上的緊俏貨。
“下一步我們會根據朗縣辣椒花青素含量高的特點進行深加工,提煉花青素,進一步提高辣椒的附加值。”次央介紹說。
阿旺旦增家現有4個大棚和5畝露天田種植辣椒,“大棚的產量和收益遠遠高于露天田”。“大棚里的辣椒能夠長6個月,反季節銷售可以賣到30元/斤。露天田的辣椒只能賣個應季價格,一斤5元左右。”阿旺說。
▲ 朗縣辣椒“小牛角”。
次央也為農戶算了筆收益帳:大棚辣椒從12月份種植到轉年2月掛果,掛果時間6至8個月,可以收4茬,平均畝產量2000-2500斤,收入可達7500元以上。這個收益遠遠高于之前村民們種植青稞等作物。
2016年,朗縣將辣椒種植作為主導產業進行整村推進。剛開始村民們對大規模種植辣椒心存疑慮,擔心收成和銷路。于是縣政府退出了“企業+合作社+種植戶”的模式,進行集約化管理。村民們把土地交給村集體進行規模化種植、規范化管理,村民依靠勞動參與種植。
“過去為了追求產量,村民們種辣椒使用化肥。從2016年開始,我們開始推廣農家肥和有機肥。今年共調運1291噸有機肥用于辣椒種植堆肥,此外每年縣政府注入500萬元辣椒產業資金,引導老百姓種植綠色健康更高品質的辣椒,從而賣出更好的價格。”次央說。
▲朗縣縣委書記扎西向農戶詢問辣椒種植、收益情況。
規模化種植、規范化管理模式不但確保了產業收益,還大大地解放了勞動力。現在,阿旺旦增家7畝辣椒地種植靠他妻子一人就能搞定,他在縣城打工,每年家庭收入超過10萬元。阿旺盤算著今年把5畝露天田也蓋上大棚,爭取更大的收益。
2020年,朗縣辣椒種植面積達8000余畝,預計實現產量6000噸、產值2400萬元,帶動1570戶群眾實現戶均增收1.22萬元。
2018年,朗縣辣椒通過國家評審,被認定為地理標志產品。朗縣也有了“西藏辣椒之鄉”的美譽。
辣椒產業的發展極大地調動了朗縣村民們的發展積極性,現在全縣有三家農牧民成立合作組織,其中一家還拿到了SC認證,可以直接為大型商超供貨。與此同時,朗縣政府招商引資,與企業合作,提高產品工業化程度,增加產品附加值。目前,朗縣辣椒已研發出了辣椒佐料、辣椒醬、火鍋底料、豆瓣醬等特色產品,在全國各地都有很好的銷路。為了逐步培養村民們的商品意識,朗縣政府還積極鼓勵村民們利用網絡平臺,通過直播等方式擴大產品知名度。
如今,為更好地促進朗縣辣椒產業走上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發展道路,《林芝市朗縣辣椒產業發展規劃(2020年—2030年)》已經出臺,明確了辣椒產業發展工作思路及目標任務,為辣椒產業發展指明方向。
“根據規劃,朗縣正在積極申報更大規模的朗縣工廠化育苗基地項目,同時強化辣椒產業生產加工銷售流通鏈條機制,讓朗縣辣椒行銷全國,甚至走出國門。”朗縣縣委書記扎西說,他們對未來的產業發展有更長遠的謀劃。
-END-
記者:李 媛
制作:胡玉霞
編審:盧茹彩
監制:張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