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夏時節,開闊平坦的洛川塬上,連綿不斷的蘋果園綠意盎然,青澀的小果密密麻麻掛滿枝頭,果農們穿梭園內,帶著期盼和希望,精心呵護著一顆顆“致富”果實。
陜西省洛川縣永鄉鎮馮家村是洛川會議的召開地。依托洛川會議紅色資源和蘋果主導產業優勢,洛川縣深入推進紅色組織振興示范村建設。在黨建飄“紅”、產業透“綠”,“紅+綠”融合發展的模式下,群眾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人居環境持續改善,鄉村旅游蓬勃發展,走出了一條“紅色引領”助推“綠色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
洛川會議舊址。新華網 汪艷 攝
講好紅色故事 傳遞革命精神力量
六月天,走進馮家村村民馮保華的家中,80歲的他正在擦拭近日中組部頒發的“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這位有57年黨齡的老黨員,臉上是掩蓋不住的笑容。
馮保華是一名小學教師,40年光陰,三尺講臺留有他數不清的印跡。“上語文課,我會給孩子們講紅色故事,講距離我們最近的洛川會議。上音樂課我就教他們唱《東方紅》等紅色歌曲。”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馮保華時刻銘記傳承紅色基因,傳遞革命精神力量。
近年來,洛川會議舊址接待全國各地游客約360萬余人次,開展各類紅色教育600余場次。圍繞“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創建時代新村、實現鄉村振興”的目標,馮家村在還原歷史史實,挖掘歷史故事,開展紅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上持續用力。
馮保華佩戴著“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新華網 汪艷 攝
“我是‘生在舊時代,活在紅旗下’的人,當了一輩子的人民教師,就是要為人師表,跟著黨走,把黨的精神落實到實踐工作中,并將它發揚光大,傳承下去。”馮保華說。
依托紅色資源優勢 推動蘋果產業發展
疏果、套袋、修剪樹枝……這幾日,馮永浪忙碌的身影穿梭在馮家村蘋果標準示范園里。
54歲的馮永浪是洛川縣馮家村村民,1995年就開始種植蘋果的他,切身感受著洛川蘋果的舊貌和新顏。從最初的4畝蘋果地到現在的8畝蘋果園,從毫無經驗的種植到經過教育培訓后的得心應手,隨著蘋果產業發展的不斷轉型升級,馮永浪的腰包越來越鼓,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了。
2020年,馮家村蘋果種植面積達2400畝,占耕地面積的96%,人均1.8畝,年蘋果總產量約4800噸,總產值2800余萬元,2020年人均純收入12000元,蘋果產業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95%。
果農在蘋果園進行疏果套袋工作。新華網 汪艷 攝
“我全家的經濟來源就是蘋果園,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上。這些年蘋果的品質越來越好,產量和價格在不斷上漲。銷售也不成問題!”馮永浪笑著說道。
洛川縣永鄉鎮黨委書記馬驥濤表示,依托紅色資源優勢,鎮黨委、政府多措并舉,積極協調建成了馮家村社區商業街、民俗文化街、商業步行街,引導27戶群眾圍繞紅色旅游發展第三產業,通過招商引資36家蘋果企業入駐永鄉鎮,果業企業配套引進蘋果智能分選線3條,全鎮建成冷庫179座,總貯藏能力達7.7萬噸。
當前馮家村正以旅游、觀光、采摘和電子商務為突破口,不斷提高農民收入、壯大村集體經濟。下一步,將著力打造“一點三基地”即基層黨建示范點、紅色文化教育基地、黨員(黨史、愛國)教育基地和紅色鄉村旅游基地,進一步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傳統,助推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