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一区二区,日韩成视频在线精品,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分享到:
鏈接已復制

LANGUAGES

新聞

新聞直播 要聞 國際 軍事 政協 政務 圖片 視頻

財經

財經 金融 證券 汽車 科技 消費 能源 地產 農業

觀點

觀點 理論 智庫 中國3分鐘 中國訪談 中國網評 中國關鍵詞

文化

文化 文創 藝術 時尚 旅游 鐵路 悅讀 民藏 中醫 中國瓷

國情

國情 助殘 一帶一路 海洋 草原 黃河 運河 灣區 聯盟 心理 老年

首頁> 中國鄉村振興在線> 鄉村振興案例>

全國人大代表王銀香:以“實”促“高” 帶領鄉親增收致富

2024-03-11 11:36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分享到:
鏈接已復制
字體:

龍年早春時節,64歲的王銀香再次出發至北京,參加今年的全國兩會。扎根基層30多年的她,不僅是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曹縣五里墩村黨支部書記,還是山東銀香偉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我是來自農村的人大代表,農民的事就是我的事!”已經連續四屆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王銀香,每年都在農村開展廣泛的調研,今年她繼續圍繞推進鄉村振興、增進農民福祉提出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曹縣五里墩村黨支部書記王銀香

重新開啟實體經濟的春天

實體經濟發展直接影響著民生福祉,也關系著國家的長治久安。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聚焦“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這體現出實體經濟的壓艙石作用。

“通過村辦企業,我們構建了以奶牛養殖為核心的循環產業鏈,使1萬多名農民轉化為產業工人。”30年來,在王銀香的帶領下,五里墩村從典型的貧困村發展成為農牧結合的富裕村。對于如何振興實體經濟,重新開啟實體經濟的春天,王銀香認為需從政策、減稅、人才三方面多措并舉:

精準施策,對于在鄉村振興領域有突出貢獻的企業加大扶持力度。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產業振興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礎和關鍵,要通過優惠政策、資金支持和宣傳引導,鼓勵社會資源和更多企業進入鄉村振興領域,帶動鄉村基礎產業和實體經濟發展,這對于中國經濟社會穩定將起到重要作用。

繼續加大對實體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減稅降賦力度。一直以來,中小企業的穩定發展對中國的經濟總量、稅收、就業人數都有著巨大貢獻,是國家穩定、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礎。從整體來看,中小企業目前在市場競爭中依然處于相對弱勢,要保障實體經濟,需要繼續給大量的中小企業“減負”、“加油”,不斷加大減稅降賦力度,進一步減少隱形資產稅收,真金白銀的讓利于中小企業。

加大對基礎產業領域的人才支持力度。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的根基,而農業、牧業、加工制造等行業則是實體經濟的根本。而與基礎產業重要性相悖的是,基礎產業的人才吸引力卻很薄弱,待遇低、環境差。為了吸引優秀人才,可出臺更多的基層人才激勵措施,讓更多從事基礎產業的人才享受“教育”“醫療”“購房”等優惠政策,讓基礎產業成為創新產業、朝陽產業,讓實體經濟行穩致遠。

從深度廣度精度上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農業是中國的基礎產業,關乎國家安全、社會安定和人民福祉,其穩定、持續、綠色、高效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中國的農產品品牌、質量水平不斷提升,農村電商、直播帶貨等渠道快速普及,農民收入穩定增長,農村建設進步明顯。”但王銀香認為,也要正視農業生產中的問題:農業生產效率低、收益少,農村勞動力逃離,科技含量低,農技人才匱乏等。

推動農業的高質量發展已經是亟需解決的課題,王銀香建議從深度、廣度、精度上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增加農業發展深度,不斷推進全產業鏈建設。在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過程中,要以農業為起點,不斷延長和拉伸產業鏈,形成種植、養殖、加工、銷售的全鏈條發展,實現產業環節相互聯結、產業價值農民共享的發展機制,使農民的辛勤勞動得到應有的酬勞。此外,政府要幫助做好土地、道路、管網、電力、通訊、物流等相關配套,讓更多農民參與到全產業鏈之中,帶動更多人發展致富。

拓寬農業發展廣度,持續推進多元產業融合。通過三產融合,可以帶動農業旅游、生態體驗、研學教育等新業態,為未來旅游業、服務業提供優質資源。三產融合也是一種可行的利益均衡機制,不僅可以將整個農業產業鏈的蛋糕做大,還有利于上下游的價值再分配,為從事基礎農業的人增加收入。

提升農業發展精度,努力加大綠色農業比重。農業發展既要考慮產量,更應考慮質量,農業生產要朝著精細化、生態化發展。新的發展方向也需要更多的專業人才、科研資源和市場引導,因此建議政府以綠色發展為導向,加大對于綠色低碳農業的人才、政策、資金、技術支持,使農業蛻變為產業價值更高、吸引力更強的健康產業。

“穩”和“活”相結合  保障農民的承包權益

土地是農業發展的根基,土地政策事關農民切身利益,更需要穩定持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中明確規定: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黨的十九大報告再次明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王銀香認為,農村的“三十年不動地”政策,體現了政策的穩定性、連續性,既保護了農民的權益,也激活了土地資產的活力,為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但受這一政策影響,也有一些現實問題需要解決,主要是農村新增人口的土地承包問題。比如她經常看到,農村干部要面對村民的一個問題就是:“為啥這家的人都去世了地還在,我家孩子等那么多年還不給地?”

為了更加科學合理地保障農民的承包權益,王銀香在今年全國兩會提出建議,采取“穩”和“活”相結合的方式,對農村土地政策進行微調,在保障“三十年不動地”的大前提下,允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通過村民代表大會等形式,對于實際發生的人口減少情況,表決收回該減少人員的土地承包權,并用于向新增人口分配,適度推廣“減人減地,增人增地”政策。

“土地承包期限太短,不利于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穩定和農業的發展,但執行長期政策,也要不斷結合實際情況的變化。”王銀香表示,保持農村社會關系穩定,不斷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將更好地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助力鄉親增收致富。

(文章來源:今日中國)

【責任編輯:孔令瑤】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