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親自抓就能真落實
離開大貴鎮的時候,已經是中午1點了,我們又順著蜿蜒的公路顛簸了近2個小時,來到三陽鎮。
三陽鎮距縣城70余公里,是全縣最偏遠的鄉鎮之一,2016年有尚家壩和泗王廟兩個村要實現脫貧摘帽,我們直奔尚家壩村委會活動室。
在尚家壩脫貧攻堅作戰室的墻壁上,懸掛著一張貧困戶基礎信息統計表,上面記錄著貧困戶的致貧原因和幫扶措施,缺勞力的、缺資金的、患病的等等,共計81戶150人。所幸的是群眾一直保持著自主發展產業的優良傳統,想發展、想致富的愿望很強。
我決定重點看看產業建設情況。在鎮上扶持發展的小蠶共育工廠,一位中年婦女正忙著打理桑葉,地面上并排擺放著幾個大竹匾,里面的小蠶不停地蠕動。一年養兩季蠶,純收入五六萬元,這在農村還是很可觀的。村主任說,群眾積極性很高,2015年年初鎮上就動員村民大力發展魔芋、茶葉、蠶桑等產業,目前,已發展高效精品茶園600余畝、桑園1100畝、林下魔芋4000畝。
貧困群眾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是最寶貴的力量。對這樣的群眾,我們在扶持他們做大產業的同時,還要動員他們積極幫帶貧困戶。我想到了縣上正在推行的“5321”小額貼息貸款,有發展能力的貧困戶都可以申請一筆5萬元的3年免息貸款。如果我們創新思路,在產業大戶與貧困戶之間實行股權量化,將部分沒有發展實力的貧困戶小額信貸資金作為入股資本,由大戶承擔向銀行償還本息的責任,并向貧困戶提供一定的經營分紅,這樣貧困戶既可以就近就業,還可以分到配股資金,這部分群眾的脫貧致富問題不就解決了嗎?我立即把這個想法告訴了扶貧局長,可以在全縣探索啟動這項工作。
在泗王廟村社區工廠,我看到很多群眾正在機器面前加班加點。“社區+家庭手工業+貧困戶”是我縣探索出來的脫貧新路。通過引進手套加工、電子元件等勞動密集型企業,解決了一批搬遷貧困群眾就近就業問題,全縣11個鎮都發展了社區工廠。這個村地處集鎮中心,2016年脫貧戶數315戶756人,居全縣之首,鎮上的脫貧攻堅工作上手早、謀劃早,主要負責人能夠撲下身子,帶領干部群眾一起真抓實干,脫貧攻堅工作已經取得了看得見的成效。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脫貧攻堅工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領導班子。要走出去、沉下來,在“攻”字上下功夫。拆開“攻”字,左邊工字當頭,右邊反文旁,形象地說明只有反復做工作,才會攻有成效、攻克堡壘。因此,我每到一處,都要求鎮上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鎮黨委書記、鎮長要帶頭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
真抓實干是一種工作作風,更是一種工作方法。只要領導苦干真抓,干部苦幫真幫,群眾苦干真干,脫貧攻堅的美好藍圖一定會實現。
群眾滿意率是干出來的
從三陽鎮趕往洛河鎮時,夜幕已經降臨,山村的秋夜,能夠讓人感覺到明顯的涼意。
9月7日一大早,我就來到水坪村。這個村距離集鎮較遠,自然條件差、信訪矛盾深,群眾大多還居住在破落的土坯房里,村上沒有活動室,沒有衛生室,就連一棟像樣的樓房也沒有,一片落后、蕭條的景象。對于這樣一個后進村,要實現165戶359人的脫貧任務,談何容易!
村上的整體情況不容樂觀,不知道戶上的情況如何?我順著羊腸小道攀爬了近一個小時,來到貧困戶秦文才家。他63歲,兩鬢斑白,但精神矍鑠。我詢問他家子女就業和收入情況,他說孩子都外出打工了,現在國家政策這么好,鎮村干部生怕群眾脫不了貧,三天兩頭上門來動員發展產業,2016年嘗試著種了10畝烤煙,效益不錯,春節后打工的孩子也準備回來種烤煙。老秦的臉上始終洋溢著燦爛的笑容,看得出來他對我們的幫扶干部是很滿意的,也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信心。
從老秦家出來,在去往另外兩家貧困戶的路上,我們看到了大片烤煙地,粗壯的煙株整整齊齊地排列在地里,向我們展示著主人家一年的成績。貧困戶汪會峰和陳發術家里也是破舊不堪,倒是堂屋里的一大堆黃燦燦的煙葉,讓人看到了豐收的希望。我鼓勵他們要積極克服困難,樹立信心,爭取早日脫貧。
這個村一直是我最擔心的村之一,貧困狀況果然令人堪憂。但干部真幫實干的精神讓我看到了希望。掛職第一書記王建,以村為家,宿舍里整齊地擺放著鍋碗瓢盆等餐具,還有一簍子雪白的饅頭,村上的同志說饅頭加辣子就是王書記的干糧。看到眼前的一切,我很感動,情不自禁地拿起一個白饅頭吃了起來,一種久違的麥香瞬間直抵心田。
除了第一書記,鎮村干部也是日戰夜攻。我叮囑鎮上的主要領導、扶貧工作隊同志,要把群眾當親人來對待,把脫貧攻堅當家事來上心,做到面對面交流、心貼心幫扶、實打實解難。
兩個月后,我再次來到水坪村,這里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統規統建樓即將封頂,泥濘的道路已經硬化,便民橋聯通,土坯房刷白,荒蕪的田野栽種了茶葉,好一個充滿鄉土氣息的山野田園。其實這兩個月來,我一直默默地關注著水坪村。我知道聯村縣級領導魏傳利先后13次來到水坪村,帶領鎮村干部做規劃、抓建設。幫扶部門、鎮村干部也充分發揚“白加黑”、“5+2”的工作作風,連續鏖戰,合力攻堅。最終,久居窮窩不能挪動的群眾搬遷了,思想守舊不愿改造的農戶墻壁刷白了,瞻前顧后不想發展的家庭爭相種起了茶葉、烤煙。短短兩個月,脫貧攻堅各項工作任務基本完成。我當即表揚了這種戰天斗地、攻堅克難的“水坪精神”,這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致勝“法寶”。只要有了攻堅拔寨的毅力,所有的困難算什么!只要全縣干群都能拿出這種勇氣,全面小康近在眼前!
群眾滿意率是檢驗脫貧攻堅工作成效的標尺。這個不滿與滿意之間,究竟有多遠的距離?也許很遠很遠,也許只是一步之遙。關鍵看我們各級干部怎么做,工作干到位了,付出了真情和真愛,融化的,必定是群眾心里的堅冰;收獲的,也必定是群眾的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