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中央要求,每個貧困村都有駐村工作隊(組),每個貧困戶都有幫扶責任人,要實現全覆蓋。截至2016年末,全國共選派77.5萬名干部駐村幫扶,選派18.8萬名優秀干部到貧困村和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村擔任第一書記。
他們推動各項扶貧措施落實落地,打通精準扶貧“最后一公里”,如同星星之火一般燃起了貧困群眾的脫貧之夢。一些扶貧干部甚至還把生命獻給了自己奮斗過的那片熱土。
2016年4月,中央組織部、國務院扶貧辦印發《關于脫貧攻堅期內保持貧困縣黨政正職穩定的通知》,明確貧困縣黨政正職在完成脫貧任務前原則上不得調離。脫貧摘帽后,仍要保持穩定一段時間。830個貧困縣黨政正職脫貧攻堅期內保持穩定,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打贏脫貧攻堅戰,社會各界形成強大的動員力——
“扶貧開發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動員和凝聚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多方力量、多種舉措有機結合和互為支撐的“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
今年3月,三峽集團收到來自云南中醫學院的大學生漢慶梅的一封來信。她是三峽集團資助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140名大學生的其中之一。正是這份助學金,讓她得以走出大山,開啟多彩人生。“十三五”期間,三峽集團計劃投入20億元支持云南省的怒族、普米族和景頗族3個人口較少民族脫貧攻堅。
黨政機關定點扶貧、社會扶貧也快馬加鞭推進。全國17.68萬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參加,幫扶覆蓋全國12.8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68家中央企業開展“百縣萬村”行動,全國工商聯動員2.65萬家民營企業開展“萬企幫萬村”行動……
人人皆愿為,人人皆可為,人人皆能為。即使相距千里、山水相隔,人們卻因一個共同目標心手相連,改變著共同的命運。扶貧協作道路集中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是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的重要特征。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調動扶貧對象的積極性,發揮其主體作用,提高其發展能力,既是關鍵,更是目的——
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我們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把發展作為解決貧困的根本途徑,既扶貧又扶志,調動扶貧對象的積極性,提高其發展能力,發揮其主體作用。”
今年4月,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團結村正值春耕,田野里一片忙碌。村民徐國太從田邊的蓄水池中取水澆灌秧苗。稻田里養點魚,今年預計能產2000多斤。
幸福地看著滿眼新綠,徐國太忘不了往昔在貧窮日子里的掙扎:“以前我們這個地方有個順口溜——干包沙(玉米)梗死人,要吃大米飯,只有(年)三十晚。”
沒有水,老村支書黃大發帶著數百個村民,鋼釬鑿、風鉆敲,硬是在峭壁懸崖間挖出一條10公里的“天渠”,潤澤了當地1200多人。
如今,村頭村尾,新栽下的柚子樹已吐新芽,翠綠欲滴。一條清澈的“大發渠”,滋潤著這個小山村。田野里孕育著新的希望。
從“要我干”到“我要干”,再也沒有比幸福的追求更能凝聚巨大的熱情與能量。
把人民放在心上,把使命扛在肩上,沒有什么力量比上下同欲更為氣勢磅礴。
黨的十九大將要召開,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近在眼前。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一定能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中華民族必將在復興偉業的歷史進程中書寫光輝燦爛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