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屆中國新聞獎攝影獎獲獎圖片 潘凌峰 攝
修渠難,物資運輸難,聚攏人心更難。不通路,水泥、石粉靠人背馬馱運上工地;沒有后勤保障,包谷沙搭配酸菜冷洋芋一天只吃兩頓,可人心聚不齊,這渠不知要修到何年何月?
“黨員思想落后,群眾就不齊心,我們怎么對得起共產黨員這個稱號?”每月初,黃大發都要在晚上召集村里20個黨員開會,號召黨員沖鋒在前。
過年了,大家都想過個閑年,卻看到黃大發帶著一家老小又上了山。鞋磨破了沒錢買,黃大發赤腳步行二十多公里去背炸藥,腳板磨破皮,雙腳血淋淋的,管倉庫的工作人員想要資助他買雙鞋穿上,他卻婉拒了。
春去冬來,餐風露宿,三年時間,草王壩人勒緊褲腰帶,用雙手硬生生鑿出了絕壁引水的奇跡:一條跨3個村,十余個村民組,主渠長7200米,支渠長2200米的大渠終于竣工。
1995年端午節,當汩汩清流從溝渠一瀉而下時,草王壩全村老少扛著鋤頭一路呼嘯奔向自家的旱地引渠蓄水,把祖祖輩輩刨食的旱地變為稻田。
半坎組49歲的徐開倫和黃大發跪在地里熱淚縱橫,年年歲歲的盼喲,終于圓夢了。這年春節,村里家家戶戶把平日里舍不得吃的新米煮上一大鍋“敞開干”,徐開倫一口氣干了五大碗。
水通了,黃大發又帶領群眾開展“坡改梯”,稻田從240畝增至720畝……鄉親們親切地把這條渠稱為“大發渠”。
群峰壁立,流水淙淙;山風拂面,壯志有聲。回望那些令人心潮澎湃的修渠故事,找尋“年份英雄”那些光芒閃耀的信仰足跡,就是為了在新的歷史階段,探尋和汲取不竭的動力源泉。
黃大發老支書帶領村民對“大發渠”進行清淤 潘凌峰 攝
小青瓦、坡面屋、穿斗枋、轉角樓、雕花窗、白粉墻……如今的草王壩,新農村建設步伐正在加快。在黃大發和村支兩委的努力下,群眾正逐步改變傳統的種植結構,全村現有核桃5200多畝、柚子650畝、海椒2000畝,牛羊養殖大戶超過30戶。去年底,村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6500元。
“團結村計劃2017年從貧困村出列,這是任務,也是使命!”村主任沈仕章正在加緊上報減貧名單,其他村干部已經分頭下到村民組,發動村民規模種植辣椒、柚子、核桃。在鄉野田疇,林間地頭,村支兩委正嚴格落實包保責任制,確保不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變幻的是時空,不變的是宗旨。
大發渠像一座歷史碑刻,銘記著那一段崢嶸歲月;更像一堂永遠的黨課,啟迪我們,只要真心為了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創造不了的奇跡。